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保温一体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
背景技术:
2.防水保温一体板的防水性能与保温性能需要分别进行测试;现有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在工厂生产时为复合一体,保温层和防水层形成牢固的粘结状态,难以无损分开,取样剥离会造成防水层和保温层的损伤,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3.专利号为“cn2021201579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一体板,其包括保温层,在保温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防水层,保温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第一粘接层,保温层与防水层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但是该防水保温一体板难以分离保温层和防水层,在需要对其防水性能与保温性能分别进行测试时无法做到无损分离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在该防水保温一体板的生产阶段预先设置方便分离防水层与保温层的取样区,在施工现场可以方便无损地分离防水层和保温层分别进行测试。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依次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一连接层和保温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层镶嵌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
7.通过将连接层设置成同时有粘接层和隔离层的结构,且隔离层镶嵌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当裁剪该防水保温一体板的设置有隔离层的部位时,可以无损地分离出防水层和保温层,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其中一端或者中间段。
9.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一表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防水保温一体板还包括第二连接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第一表面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第二粘接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镶嵌于所述第二粘接层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粘接层的表面。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隔离层位于
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其中一端;且所述第一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中间段;所述第二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中间段;且所述第一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的表面的大小为1~1.5平方米。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的表面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隔离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隔离层的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的宽度。
16.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为高分子膜、无纺布、网格布、金属箔片、玻纤薄毡、水泥玻纤薄毡、水泥玻纤涂层薄毡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通过将连接层设置成同时有粘接层和隔离层的结构,当裁剪该防水保温一体板的设置有隔离层的部位时,可以无损地分离出防水层和保温层,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且隔离层可随机地设置于连接层的任意位置,通过宽度大于第一粘接层来区分,方便了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结构图;
20.图2所示为实施例二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结构图;
21.图3所示为实施例三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结构图;
22.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的俯视角的防水层和隔离层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防水层;11、第一防水层;12、第二防水层;20、保温层;30、粘接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粘接层;33、左粘接层;34、右粘接层;40、隔离层;41、第一隔离层;42、第二隔离层;43、隔离层的表面;l、防水层的表面的长度;h、防水层的表面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26.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依次包括防水层10、连接层和保温层20;防水层10的第一表面和连接层的第一表面连接;连接层的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连接;连接层包括粘接层30和隔离层40;粘接层30的第一表面和防水层1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隔离层40的第一表面和防水层10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接触。
29.通过将连接层设置成同时有粘接层30和隔离层40的结构,且隔离层40和防水层10
以及保温层20接触,即隔离层40与防水层10以及保温层20连接形成的取样区可以无损地分离出防水层10和保温层20,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30.优选的,隔离层40位于连接层的中间段,且将粘接层30分成左粘接层33和右粘接层34;隔离层40的第一侧壁和左粘接层33的一侧壁接触,第二侧壁和右粘接层34的一侧壁接触。
31.本实施例中,隔离层40的表面的大小为1平方米。
32.优选的,隔离层40为高分子膜、无纺布、网格布、金属箔片、玻纤薄毡、水泥玻纤薄毡、水泥玻纤涂层薄毡中的一种或多种。
33.具体地,高分子膜,是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薄膜,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公知材料。
34.具体地,无纺布,是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公知材料。
35.具体地,网格布,是以中碱或无碱玻纤维纱织造,经耐碱高分子乳液涂覆的玻璃纤维,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公知材料。
36.具体地,金属箔片,是用金属延展成的薄金属片,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公知材料。
37.具体地,玻纤薄毡、水泥玻纤薄毡、水泥玻纤涂层薄毡购于山东润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公知材料。
3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0的表面的宽度h和粘接层30的表面的宽度相同;隔离层40的厚度和粘接层30的厚度相同,隔离层40的表面的宽度大于粘接层30的表面的宽度h。
39.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通过这种设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隔离层40会在防水保温一体板的两端突出,可以用于区分出设置有隔离层40的取样区和没有设置隔离层的普通区。
40.实施例二
41.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基础上,将其隔离层40改为设置于连接层30的第一端,且隔离层40的一侧壁和粘接层30的一侧壁接触。
42.实施例三
4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依次包括第一防水层11、第一连接层、保温层20、第二连接层和第二防水层12;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和第一连接层的第一表面连接;第一连接层的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连接;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31和第一隔离层41;第一粘接层31的第一表面和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隔离层41的第一表面和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接触。
44.通过将第一连接层设置成同时有第一粘接层31和第一隔离层41的结构,且第一隔离层41和第一防水层11以及保温层20接触,即第一隔离层41与第一防水层11以及保温层20连接形成的取样区可以无损地分离出第一防水层11和保温层20,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45.优选的,第一隔离层41位于第一连接层的第一端,且第一隔离层41的一侧壁和第一粘接层31的一侧壁接触。
46.优选的,第二连接层的第一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二表面和第二防水层12的第一表面连接。
47.优选的,第二连接层包括第二粘接层32和第二隔离层42;第二粘接层32的第一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表面和第二防水层12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隔离层42的第一表面和保温层20的第二表面接触,第二表面和第二防水层12的第一表面接触。
48.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41的表面的大小和第二隔离层42的表面的大小都为1平方米。
49.优选的,在图3中,第一隔离层41位于第一连接层31的其中一端;第二隔离层42也位于第二连接层32的其中一端,且第一隔离层41和第二隔离层42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50.如图4所示,第一防水层11的表面的宽度h和第一粘接层31的表面的宽度相同;第一隔离层41的厚度和第一粘接层31的厚度相同,第一隔离层41的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一粘接层31的表面的宽度。同时第二隔离层42的厚度和第二粘接层32的厚度相同,第二隔离层42的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二粘接层32的表面的宽度。
51.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的,通过这种设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隔离层41和第二隔离层42会在防水保温一体板的两端突出,可以用于区分出设置有隔离层的取样区和没有设置隔离层的普通区。
52.实施例四
53.在实施例三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基础上,将其第一隔离层41改为设置于第一连接层31的中间段,并将第一粘接层31分成左边的第一粘接层和右边的第一粘接层两部分;第一隔离层41的第一侧壁和左边的第一粘接层的一侧壁接触,第二侧壁和右边的第一粘接层接触。
54.同时,第二隔离层42也改为设置于第二连接层32的中间段,并将第二粘接层32分成左边的第二粘接层和右边的第二粘接层两部分;第二隔离层42的第一侧壁和左边的第二粘接层的一侧壁接触,第二侧壁和右边的第二粘接层接触。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41的表面的大小和第二隔离层42的表面的大小都为1平方米。
56.优选的,第一隔离层41和第二隔离层42和图3所示一样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防水层(11)、第一连接层和保温层(20);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31)和第一隔离层(41);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层(41)镶嵌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41)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其中一端或者中间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41)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20)的第一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温一体板还包括第二连接层和第二防水层(12);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保温层(20)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防水层(12)的第一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第二粘接层(32)和第二隔离层(42);所述第二粘接层(32)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保温层(20)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防水层(12)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层(42)镶嵌于所述第二粘接层(32)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粘接层(32)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41)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隔离层(42)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32)的其中一端;且所述第一隔离层(41)和所述第二隔离层(42)的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41)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中间段;所述第二隔离层(42)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32)的中间段;且所述第一隔离层(41)和所述第二隔离层(42)的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层(41)的表面的大小为1~1.5平方米。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表面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表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隔离层(4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厚度,所述第一隔离层(41)的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1)的表面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保温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为高分子膜、无纺布、网格布、金属箔片、玻纤薄毡、水泥玻纤薄毡、水泥玻纤涂层薄毡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取样的防水保温一体板,依次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一连接层和保温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第二表面和所述保温层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层镶嵌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内或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表面。通过将连接层设置成同时有粘接层和隔离层的结构,当裁剪该防水保温一体板的设置有隔离层的部位时,可以无损地分离出防水层和保温层,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方便分别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技术研发人员:
蒋继恒 陈锦 周敬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卓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5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