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油消痘膏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201010192135.4
  • 20100531
  • C102258632A
  • 20111130
  • 东源绿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谢金魁
  • A61K36/82
  • A61P17/10 A61K31/235 A61K35/56 A61K31/65 A61K36/82 A61K47/44

  •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蝴蝶岭工业园88号
  • ,C,广东(44)
摘要
该发明为《一种油茶籽油消痘膏》。生物技术领域。是用与皮脂亲合力强的精制油茶籽油为基质,加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剂蛞蝓提取物、降低皮脂分泌、疏通堵塞毛孔剂维胺酯;在厌氧环境下,专杀痤疮丙酸杆菌的米诺环素研制而成的膏剂。制备方法:称取蛞蝓提取物2~5g、维胺酯1~3g、米诺环素1~2g混匀,过100目筛备用;称取甘油50g~75g、尼泊金乙酯0.5g~1g与一定量纯化水混合,加热至80℃备用,此为水相;称取精茶油80~120g、吐温80 5~8g、三乙醇胺10g,加热至80℃搅拌溶解,此为油相。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再补充纯化水至1000毫升,并朝同一方向搅拌制成基质,待基质温度达40℃时,加入上述过筛的药物细粉,继续搅拌均匀,直至成膏。该发明,诸药合用的协同和相加作用,能从杀菌、消炎、降低皮脂分泌、疏通堵塞毛孔,改善皮肤微循环等多环节发挥痤疮的作用。优异于当前市场所有同类产品。
权利要求

1.该发明是用与皮脂亲合力强的精制油茶籽油为基质,加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剂蛞蝓提取物、降低皮脂 分泌、疏通堵塞毛孔剂维胺酯;在厌氧环境下,专杀痤疮丙酸杆菌的米诺环素研制而成的膏剂。该发明的 诸药合用的协同和相加作用,能从杀菌、消炎、降低皮脂分泌、疏通堵塞毛孔,改善皮肤微循环等多环节 发挥痤疮作用的油茶籽油消痘膏。优异于当前市场所有同类产品。兹提出下列权利要求:

1、该发明主要药物组方是:精油茶籽油80~120g、蛞蝓提取物2~5g、维胺酯1~3g、米诺环素1~2g。

2、该发明所用的油茶籽油是油茶籽仁经过冷榨所得清毛油,经物理脱胶-脱酸-脱臭-脱-冬化脱脂-精滤 而成。

3、该发明在制膏过程中,先分别将水相和油相混匀,在油相缓慢注入水相后,让其温度调至40℃时再加 入蛞蝓提取物、维胺酯、米诺环素等主要药物进行搅拌成膏。

4、该发明的消痘膏,适用于下列各型痤疮:轻度痤疮I,粉刺总数不超过30个,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 中度痤疮II,皮损数为31-59个,可有中等数量的丘疹、脓疱;中度痤疮III,大量丘疹和脓疱,皮 损数在51-100之间,偶尔见有大的炎性损害,结节在3个以内。重度痤疮IV,皮损数在100以上, 结节或囊肿在3个以上,主要为结节、囊肿或聚合性。

5、该发明的消痘膏,不适用于妊妇及其准备在3个月以内妊娠的妇女和少年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忌用。

说明书

一种油茶籽油消痘膏

技术领域:生物技术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高达90%, 女性80%左右。痤疮发病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主要原因为: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 肿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瘀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粉刺。在厌 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激毛囊引起炎 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瘀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另外,遗 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对痤疮的发生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 痤疮虽然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但影响外貌,给患者造成一的精神压力,因此痤疮药物的开发越 来越得到重视。中医学认为素体阳热偏盛,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肺胃湿热是痤疮 发病的另一主要病机,过食肥甘厚味,则加重肺胃湿热,循经上薰,上壅于颜面,则出现痤疮,《素问·生 气通天论》中就有“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说;情志抑郁化火,火热与气血相搏,发生痤疮。

目前临床用的痤疮药物:口服抗感染药中,最常用的抗生素是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或 氯霉素等,适用于中、重度痤疮,局部抗生素失败或不能耐受、有形成瘢痕或炎症后素沉着倾向及 躯干部受累者。但口服抗感染药的疗程应不少于2个月,不超过4~6个月。在3~4个月后可出现 最大的临床改善,若无改善,可能与耐药因素有关。异维A酸是最有效的皮脂腺抑制剂,能针对痤疮发 病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具有缩小皮脂腺组织、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及上皮细胞角化和抑制 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不仅可清除成熟粉刺,而且能抑制微粉刺,预防复发,维持痤疮缓解状态。口服 异维A酸,主要应用于重度痤疮,如聚合性痤疮、结节性囊肿性痤疮和瘢痕性痤疮等。其他药物包括: 抗雄性激素药物;皮质类固醇;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口服锌制剂等等,都存在疗程长,副作用大,难以 坚持,药效平平、难以断根。局部用药包括:克林霉素、过氧苯甲酰、壬二酸、抗雄激素类的溶液、凝胶、 小拭子、乳膏等。疗效均不潢意。中药常用清肺解毒、通腑泄热、凉血散结之品,起效慢而不彻底。因而 研究该病的新方新法,成了当今医药界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精制油茶籽油为基质,以蛞蝓提取物、维胺酯、米诺环素相配伍的复方乳膏剂。对痤疮疗 效确切、能标本兼治,方解如下:

油茶籽油:其成分与人体皮肤内含脂成分相近,极易被皮肤所吸收,不仅是进入皮肤药物的良好载体,而 且本身对痤疮有一定的作用:其一,油茶籽油中的不饱合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合脂肪酸和亚油酸有 降低皮肤组织氧的含量,既能减少已分泌的皮脂腺的氧化有害物质在皮肤内的积聚,又减少脂质过氧化物 的产生和沉着;单不饱合脂肪酸能增加SOD的活性,稳定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素的形成;SOD增 加还能稳定机体重要免疫细胞-巨噬细胞膜,从而保护对皮肤组织内存在的有害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的免疫 清除能力。

其二,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酸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怔白,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单不 饱和脂肪酸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的比值升高,能抑制血栓素B2(TXB2)的释放,从而减少血 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以上两条是保持皮肤微循环畅通最重要的因素,皮肤血运改善了,氧气和营养 物质容易进入皮肤,代谢有害物质易于排出,皮肤自然就柔润、光华了。

蛞蝓提取物:本草纲目记载,蛞蝓有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作用。常用以无名肿毒、虫蛇咬 伤。现代研究揭示蛞蝓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癌作用。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民间 用醋或蜂蜜调蛞蝓粘液治痤疮效著。

维胺酯:其痤疮的作用途径主要有四:①可使基底细胞成熟过程延长,并使皮脂腺细胞数减少,皮脂 合成也相应减少,从而使皮脂分泌降低。②可通过调节表皮细胞的分裂和更新,抑制表皮的角化,从而起 到疏通堵塞毛孔的作用。③可改变皮脂腺内的脂质成分,抑制依赖于脂质环境生长的痤疮丙酸杆菌,从而 达到抗炎的目的。④显著减轻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综上所述,维胺脂可作用于痤疮的各个环节,最大 程度地达到清除的目的。

米诺环素:具有高亲脂性,米诺环素对多种厌氧菌和需氧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球菌、杆菌、某 些真菌和蠕形螨虫均有抑菌作用。特别具有显著抑制所有生物型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米诺环素也具有抑 制皮脂分泌的作用。米诺环素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抑制参与炎症的氧中间体,从而具有抗炎症 作用。米诺环素也可使结节囊肿性痤疮病人的结节囊肿数减少,直径缩小。

上述四药配伍的协同、相加作用,能从杀菌、消炎、降低皮脂分泌、调节表皮细胞的代谢更新,疏通堵 塞毛孔,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多环节发挥作用。优异于当前市场所有同类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组方】每1000g药膏中,含油茶籽油80~120g,蛞蝓提取物2~5g,维胺酯1~3g,米诺环素1~2g; 辅料维生素E1~2g、尼泊金乙酯0.5g~1g、吐温80 5~8g、甘油50g,三乙醇胺10g,用纯化水配成1000g。

【制备方法】前期(精油茶籽油)制备工艺为:山茶籽冷榨所得毛清油,经物理脱胶-脱酸-脱臭-脱-冬 化脱脂-精滤而成。后期(成膏)分别称取处方量蛞蝓提取物、维胺酯、米诺环素混匀,过100目筛备用; 称取处方量甘油、尼泊金乙酯与一定量纯化水混合,加热至80℃备用,此为水相;称取处方量精茶油、吐 温80、十八醇混合,加热至80℃搅拌溶解,此为油相。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再补充纯化水至1000毫 升,并朝同一方向搅拌制成基质,待基质温度达40℃时,再加入上述过筛的药物细粉,继续搅拌直至成膏, 分装、贮存。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7:0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734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17 站长QQ:72903819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