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几何专题(平面几何解析几何)

数学竞赛中的平面几何
一、引言
1.国际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几何问题,包括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但以平面几何为主体.国际数学竞赛中的平面几何题数量较多、难度适中、方法多样(综合几何法、代数计算法、几何变换法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中学几何问题.
这是与中学教材结合比较紧密的常规几何题,虽然也有轨迹与作图,但主要是以全等法、相似法为基础的证明题,重点是与圆有关的命题,因为圆的命题知识容量大、变化余地大、综合性也强,是编拟竞赛试题的优质素材.
第二层次,中学几何的拓展.
这是比中学教材要求稍高的内容,如共点性、共线性、几何不等式、几何极值等.这些问题结构优美,解法灵活,常与几何名题相联系.有时还可用几何变换来巧妙求解.
第三层次,组合几何——几何与组合的交叉 .
这是用组合数学的成果来解决几何学中的问题,主要研究几何图形的拓扑性质和有限制条件的欧几里得性质.所涉及的类型包括计数、分类、构造、覆盖、递推关系以及相邻、相交、包含等拓扑性质.这类问题在第六届IMO (1964)就出现了,但近30年,无论内容、形式和难度都上了新的台阶,成为一类极有竞赛味、也极具挑战性的新颖题目.组合几何的异军突起是数学竞赛的三大热点之一.
2.在中国的数学竞赛大纲中,对平面几何内容除了教材内容外有如下的补充.
初中竞赛大纲:四种命题及其关系;三角形的不等关系;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不同三
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面积及等积变换;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
少年同性恋网站高中竞赛大纲: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三角形中的
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几何不等式;几何极值问题;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圆的幂和根轴;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二、基本内容小时候绿原
全等三角形的判别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别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别与性质,“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截割定理,圆中角(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定理等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此外,竞赛中还经常用到以下基本内容.
定义1  点集的直径是指两个端点都属于这个集合且长度达到最大值的线段(一个点集可能有多条直径,也可能没有直径).
定义2  如果对点集A 中的任意两点,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包含在A 里,则集合A 称为是凸的. 定义3  设n M M M ,,,21 是多边形,如果12n M M M M =    并且当j i ≠时,i M 与j M 没有公共的内点,则称多边形M 剖分为多边形12,,,n M M M  .
定义4  如果凸边形N 的所有顶点都在凸多边形M 的边上,则称多边形N 内接于多边性M .
定理1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推论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定理2  三角形的内角之等于 180.凸n 边形(3≥n )的n 个内角和等于(2)180n -  ;外角和为
180(每一个顶点处只计算一个外角).
证明  如图1,过C 作//CE AB ,则有  ECA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得    ()A B C A C B ∠+∠+∠=∠+∠+∠ (结合律)
ECB B =∠+∠(等量代换)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图1
推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内角之和.
定理3  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证明  (1)如图2,在ABC  中,已知AB AC >,可在AB 上截取AD AC =,则在等腰ACD  中有 1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又在BCD  中,2B ∠>∠,(外角定理)
更有    12C B ∠>∠=∠>∠.(传递性)
说明 由上面的证明知
,,,AB AC B C AB AC B C AB AC B C >⇒∠<∠⎧⎪=⇒∠=∠⎨⎪<⇒∠>∠⎩
这样的分断式命题,其逆命题必定成立.证明如下:                    图2
(2)反之,在ABC  中,若C B ∠>∠,这时,AB AC 有且只有三种关系AB AC <,AB AC =,AB AC >.若AB AC <,由上证得C B ∠<∠,与已知C B ∠>∠矛盾.
若AB AC =,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得C B ∠=∠,与已知C B ∠>∠矛盾. 所以AB AC >.
定理4  在ABC  与111A B C  中,若1111,AB A B AC AC ==,则111A A BC B C ∠>∠⇔>.
定理5  凸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80ABC CDA ∠+∠= (或180BAD DCB ∠+∠= ).
证明  当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时,由圆周角定理有  1122ABC CDA ADC ABC ∠+∠=+  1118022ADC ABC ⎛⎫=+= ⎪⎝⎭
. 同理可证180BAD DCB ∠+∠= .反之,当180ABC CDA ∠+∠= 时,首先过不共线的三点,,A B C
作O  ,若点D 不在O  上,则有两种可能:
(1)D 在O  的外部(如图3(1)).记AD 与O  相交于S ,连CS ,在CDS  中有
ASC CDA ∠>∠.又由上证,有180ABC ASC ∠+∠= ,
得180180ABC CDA ABC ASC =+∠<∠+∠=
,矛盾.
图3
(2)D 在O  的内部(如图3(2)).记AD 的延长线与O  相交于S ,连CS ,在CDS  中有
ASC CDA ∠<∠.又由上证,有180ABC ASC ∠+∠= ,
得    180180ABC CDA ABC ASC =+∠>∠+∠=  ,矛盾.
定理6  凸四边形ABCD 外切于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D BC CD AB +=+.
证明 当凸四边形ABCD 外切于圆时,设各边的切点分别为,,,P Q R S (如图4),根据圆外一点到圆的两切线长相等,有
,
,,
.
AP AS PB BQ CR QC DR DS ==== 相加  AP PB CR DR AS BQ QC DS +++=+++,
得    AD BC CD AB +=+.                                  图4
反之,若AD BC CD AB +=+,我们引,B C ∠∠的平分线,因为360B C ∠+∠< ,所以,两条角
平分线必定相交于四边形内部一点,记为N ,则N 到三边,,AB BC CD 的距离相等,可以以N 为圆心作N  与,,AB BC CD 同时相切,这时AD 与N  的关系有且只有三种可能:相离、相切、相交.
(1)若AD 与N  相离(如图5(1)).过A 作切线与CD 相交于/D ,在/ADD  中,有        //DD AD AD >-.                              ①
但由上证,有//
AB CD BC AD +=+,
又由已知,有AD BC CD AB +=+
相减得  //CD CD AD AD -=- , //DD AD AD =-,与①矛盾.
图5
(2)若AD 与N  相交(如图5(2)).过A 作切线与CD 的延长线相交于/D ,在/ADD  中,有①        //DD AD AD >-.
但由上证,有//AB CD BC AD +=+,
又由已知,有AD BC CD AB +=+相减得  //CD CD AD AD -=- ,
即  //DD AD AD =-,与①矛盾.
综上得AD 与N  的相切,即凸四边形ABCD 外切于圆.
定理7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定理8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定义  5  从一点A 作O  的割线交O  于,B C ,则点A 到两交点,B C 的线段长度之积AB AC  称为点A 对O  的羃.对于两个已知圆有等羃的点的轨迹,称为两圆的根轴(或等羃轴).
定理9  若两圆相交,其根轴在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上;若两圆相切,其根轴在过两圆切点的公切线上;若两圆相离,则两圆的四条公切线的中点在根轴上.
定理10  (三角形面积公式)在ABC ∆中,记c b a ,,为三边长,1()2
p a b c =++为半周长,R 是外接圆半径,r 为内切圆半径,a h 是边BC 上的高,a r 是与边BC 及,AB AC 的延长线相切的旁切圆的半径,则ABC ∆的面积S 为:
111(1)222
a b c S ah bh ch ===; 111(2)sin sin sin 222
S ab C ac B bc A ===; ))()(()3(c p b p a p p S ---=;
2(4)2sin sin sin 4abc S R A B C R
==; rp S =)5(;
)(2
1)6(a c b r S a -+=
; )2sin 2sin 2(sin 2
1)7(2C B A R S ++=. 定理11  在ABC Rt ∆中,有  (1)222a b c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
(2)1(),22
c r a b c R =+-=.
定理12  (角平分线定理)设AD 是ABC ∆中A ∠的平分线,则.AB BD AC DC
氢化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此定理有10多种证法,下面是有辅助线与无辅助线的两种代表性证法.
证明1  (相似法)如图6,延长BA 到E ,使AE AC =,连CE ,则
12B A D A ∠=
∠(已知)          ()12
A E C A C E =∠+∠(外角定理)                    AEC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有        //AD CE ,
得        B D A B A B D C A E A C
==.(平行线截割定理)                  图6 证明2  (面积法)11sin 2211sin 22
ABD ACD AB AD A S BC AB DC S AC
AC AD A ∠===∠    . 定理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ABC ∆中,有
(1)cos cos a b B c C =+,
cos cos b a A c C =+,
cos cos c a A b B =+.
文件管理系统>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
(2)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3)222
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a c ac B =+-,
C ab b a c cos 2222-+=.
(4)222
sin sin sin 2sin sin cos A B C B C A =+-. (2)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证明1  (1)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命题显然成立.
(2)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7(1),作ABC ∆外接圆O  ,则圆心O 在ABC ∆的内部,连BO 交O  于D ,连结DC .因为BD 是O  的直径,所以90BCD ∠= ,在直角BCD  中有
2sin a R D =,但A D ∠=∠,故得2sin a R A =.同理可证2,2sin sin b c R R B C
==. 得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1)            (2)
图7
(3)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记A ∠为钝角,则圆心O 在ABC ∆的外部,过A
作直径,仿上证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02:3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定理   竞赛   三角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